并條機
并條機
drawing frame
把若干根梳理或精梳后的纖維條加工成為具有一定品質要求的纖維條的紡紗機器。并條機的作用是改善條子的內部結構,從而提高其長片段均勻度,同時降低重量不勻率,使條子中的纖維伸直平行,減少彎鉤,使細度符合規定,使不同種類或不同品質的原料混和均勻,達到規定的混和比。并條機按牽伸機構形式分為羅拉牽伸并條機和針梳機兩大類。
自18世紀發明羅拉牽伸并應用于細紗機、粗紗機以來,由于羅拉牽伸給紗條帶來附加不勻,以致產品達不到要求的均勻度,于是采用兩根或多根條子并合以改善均勻度,遂出現了初期的并條機。后來對并條機的牽伸型式又進行了改革,由漸增牽伸改為雙區牽伸,再由直線牽伸改為曲線牽伸型式,使制成條子的品質顯著提高,而且實現了縮道。20世紀50年代以來,并條機的輸出速度提高很快,自40~60米/分提高到200米/分以上,甚至達到了600米/分。
棉紡并條機有單眼、兩眼、四眼等多種。把多根條子喂入,經并合、牽伸后制成一根條子的稱單眼并條機;輸出兩根條子的稱兩眼并條機,余依次類推。每臺并條機具有單獨的傳動系統。并條機由喂入部分、牽伸部分、成條部分和一些自動裝置等組成.
喂入部分 由喂入條筒、導條羅拉、導條壓輥、導條平臺(或高架)和給棉羅拉等組成。棉條被導條羅拉和導條壓輥從喂入條筒內引出,按一定方向送上導條平臺。在高速并條機上,導條羅拉的位置緊靠著喂入條筒,把棉條拉引到平臺上,再由給棉羅拉送入牽伸機構。這種積極式喂入可以避免引出的棉條紊亂,減少意外伸長。
牽伸部分 由牽伸機構和自動清潔裝置等組成。牽伸機構的型式有多種,主要決定于牽伸羅拉的組合方式和附加的控制機件。上下牽伸羅拉的組合方式有三種,即一上一下(一個皮輥一根下羅拉)、一上二下(一個大皮輥二根下羅拉)和二上一下(二個皮輥一根下羅拉)。如果各對羅拉的組合方式都是一上一下,在同一平面內夾持紗線,即稱為直線牽伸,如果其中有部分屬于一上二下或二上一下的組合方式,就稱為曲線牽伸,如三上四下型等。因牽伸時須條呈曲線狀,產生了附加摩擦力界(見牽伸),改善了對纖維運動的控制。
在并條機上,喂入條子根數多,各對羅拉的加壓比粗紗機和細紗機的加壓大得多。對于高速并條機來說,加壓量是否充分和穩定,尤為重要。并條機的加壓方式已由早期的重錘式、杠桿式,發展為搖臂彈簧式、氣動式和液壓式等。搖臂彈簧加壓是利用彈簧的彈力使皮輥獲得壓力。具有操作方便,吸振等優點,但也存在使用日久壓力衰減不一和彈簧材質不穩定所導致失壓和壓力不準的現象。氣動加壓是利用壓縮空氣的靜壓作用在加壓杠桿的聯結點上,或是用充氣氣囊(墊)施壓力于加壓機構。液壓加壓是利用油壓通過管道將壓力直接施加在皮輥上。兩者均具有結構簡單,壓力穩定,不易變形,不會發生失壓現象的優點。
清潔裝置的作用是及時清除沾附在皮輥和羅拉表面上的飛花和塵屑,防止積聚成堆落入棉條形成紗疵,這對于高速并條機尤為重要。通常采用真空吸風式自動清潔裝置,由皮輥和羅拉揩拭器或回轉絨套等,將飛花及塵屑揩拭下來,并由上下吸風裝置吸入濾塵箱內。
成條部分 包括集束機構、叭口、緊壓羅拉、圈條器、棉條筒底座等。集束機構由集束器、集束羅拉、弧形導管等組成。集束器是金屬制的入口大、出口小的新型集合器,固裝在前牽伸羅拉的前面,把棉網及時集攏成帶狀,防止棉網高速輸出時邊纖維的散失和混亂,增加纖維間的抱合力,減少纏繞羅拉和斷條現象。集束羅拉的作用是壓縮棉帶,穩定纖維的伸直度。弧形導管是一個半封閉或封閉式的銅制導管,把棉帶順利地導入叭口,防止棉帶斷頭或堵塞叭口。叭口和緊壓羅拉的作用是把棉帶壓成緊密而光滑的條子,使條子在引出時減少意外伸長,并增加棉條筒的容量。經緊壓羅拉壓縮的條子進入圈條器(見圈條)的斜管齒輪,以擺線形狀圈入棉條筒內。為了適應化纖原料的加工,成條部分采用螺旋形空間曲線斜管的圈條盤,可防止堵塞圈條斜管。
此外,高速并條機需裝備靈敏度高的自停裝置,包括機前的繞羅拉和斷頭等自停、機后的斷頭缺條自停和安全自停裝置。并條機的剎車裝置可以防止停機后因高速機件的慣性作用而引起的紗疵等質量問題和機件損耗。
并條機的紗疵可分為機械波不勻、牽伸波不勻和人為性紗疵三大類。在高速并條機上,由于機械狀態不良產生的機械波不勻紗疵所占的比重最大,主要發生在牽伸部件、傳動部件和清潔裝置,表現為條子有周期性粗細不勻。牽伸波不勻紗疵是因工藝配置不當和牽伸機構控制纖維不完善所造成。
什么是紡織百科
紡織百科,是對紡織行業的產品、技術、相關規格等等名詞解釋大全。目前已收錄詞條2萬。
近期將逐步退出完善詞條,編輯詞條等功能。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編寫紡織百科詞條。依靠眾人不斷地更新修改,開創了一種借助互聯網創建、積累、完善和分享知識的全新模式。提升紡織行業知識積累為目標,以服務紡織行業人士為目的。最終創建一個共建共享的紡織行業百科全書平臺。